搜索 | 会员  
解读小米供应链
来源: 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思琪 李曼宁  日期:2015/3/30  类别:供应链  主题:综合  编辑:雨秋
从一开始的智能手机到如今的各种智能硬件,小米靠着顶尖的元器件供应商和紧贴成本的定价体系笼络大批“米粉”。支撑起小米手机品牌的是旗下完善的供应链团队。

  从一开始的智能手机到如今的各种智能硬件,小米靠着顶尖的元器件供应商和紧贴成本的定价体系笼络大批“米粉”。支撑起小米手机品牌的是旗下完善的供应链团队。此外,雷军对于供应商也十分重视,为了维持与供应商的关系,从2014年开始每年召开供应商大会。供应商与品牌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构筑起小米手机的每个生产环节。


  从产品定价、谈供应商到确定供应量,每一环都彰显着雷军营销的艺术,而对于供应链的管理,业内也是褒贬不一,有的供应商认为小米量大压价,竞争对手批判小米供应链靠的是营销的技巧。小米的供应链到底有什么优势?又有哪些隐患?

blob.png

1供应链扩张


  3月25日,小米科技携全球几百位主要合作伙伴,召开了第二届供应商大会。相对于小米2014年出货量6500万左右的亮眼成绩而言,这场并未事先预热的“联欢会”似乎有些低调。

  雷军爆料了会后第二天的行程:先陪几十个供应商爬山,再与各位老板召开单独会议讨论合作策略、供货和品质管控。从2011年30万台、2012年719万台、2013年1870万台到去年6500万台的销量,小米的快速崛起与它身后日益庞大的供应商队伍密不可分。


  作为一家互联网创新企业,有着“电商基因”的小米,生态链相对简短,只涉及研发组、供应商、代工工厂、核心企业和顾客几个环节。在供应链模式上,小米采用饥饿营销、缩短供应链的方式,依靠专业的代工厂为其代工,减少中间代理商和流转环节,直接对接生产商与用户。


  “与传统厂商相比,小米的这种互联网模式带有极强的掠夺性。生产上,它不能达到供求平衡的水平,但这也正是它的销售策略,饥饿营销的手段。不过随着小米手机的销量增加,成本曲线会逐渐向下倾斜,产品生命周期越长,累积利润也越多。”事实上,小米内部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供需生产流程:雷军、林斌、黎万强和周光平每周都会开一个小型生产会,根据当周销售额、预约购买数等确定三个月之后的订单量,而这个生产计划马上就会交由50人的管理团队去进行跟进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负责:黎万强负责小米网电商和仓库,周光平负责供应链管理,林斌负责采购核心元器件,雷军则负责统一协调。如果说苹果凭借自身IOS系统圈起一个完整的生态链,那么小米则是依靠饥饿营销的互联网思维,以资金为纽带,在取得规模效应后绑定大批硬件供应商,进而形成成本优势狙击其它竞争对手。


  在小米相关负责人看来,“小米供应链在全国是最强的那档。我们基本上都选择在各领域当中最优秀的供应商”。尽管雷军也一直强调与供应商之间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双方是“真金白银结成的雨水之情”。但随着品牌影响力扩大后买方实力的不断增强,小米与上游供应商们的博弈势必变得复杂。例如在芯片合伙人的选择上,小米先后与高通、英伟达合作,在红米系列芯片上反而与高通的“死对头”联发科结盟,而后又搭上大唐电信旗下的联芯科技并与其协议合作研发芯片,引起了联发科方面的不满。


  从小米供应链的布局上来看,分散供应商,向内地转移的趋势已经显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与小米结盟的国内供应商有上百家之多,其中上市的公司达到了12家,为小米提供不同的芯片、结构件等手机零配件。目前小米的整体供应链中心以台湾和中国大陆为主,其中小米台湾系供应商主要有负责组装的代工厂富士康和英业达,手机芯片制造商联发科,提供面板的友达,开发驱动IC方案的联咏、相机镜头厂大立光等。小米的大陆合作伙伴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深圳零配件制造商加入到小米的供应链中,如玻璃加工商蓝思科技和伯恩光学,触控面板厂商欧菲光,电感供应商顺络电子,以及提供锂电池与移动电源的欣旺达与卓翼科技等。据业内人士透露,仅小米手机每月就为深圳供应链贡献数亿美金的业务量,深圳现在可以说是全国甚至全球手机行业的供应链中心。


2芯片之争

  苹果一直是小米学习与赶超的对象,整个小米供应链生态体系是对苹果的借鉴与吸取。小米目前使用的芯片制造商同时也兼备苹果、三星等大牌手机芯片生产。而与高通建立合作关系之时,小米还只是个不具备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当时高通在芯片研制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为苹果主要的芯片代工商。


  两者结缘是由于高通被小米的非传统业务模式所吸引,尤其是其中搭载的基于Android的“MIUI”操作系统。50万用户基数、30万活跃用户让高通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刮目相看。而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小米一直是高通最新芯片的首发平台,小米与高通关系可以用如胶似漆来形容,小米1和2都是采用高通的处理器。


  这种关系止于小米3的出现。在这之前,小米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与高通之间的合作关系。作为上游供应商,高通并不仅仅对小米开放。其他手机品牌完全可以拿到和小米相同的产品,推出相同规格的手机,这对主打性能的小米来说很容易失去市场竞争力。此时,另一家芯片制造厂商出现在小米视野里,英伟达芯片在图片处理技术上拥有更为领先的技术,同时,与其合作也能与高通互联制衡,避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因此,小米3出现了两个版本,一款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另一款搭载的则是英伟达的Tegra4处理器。


  英伟达的存在,给了小米更多的战略回旋空间,使得其可以在和高通的谈判中更有底气。然而,这并没有完全为小米规避风险。2014年,高通受到中国“反垄断”制裁,而英伟达决定退出手机市场无疑对小米是沉痛一击。雷军苦心营造的制衡关系随着英伟达的退出而被打破。目前在市场上,除了英伟达的Tegra,在性能上可以和高通相抗衡的主流厂商几乎不存在。小米芯片很大程度上要依仗高通,而在垄断制裁下高通制定了“不捆绑、不强制交叉授权”的措施使得小米必须为芯片的专利费用多支付成本。这无疑削弱了小米的性价比优势,也抬高了之后专利授权的门槛。创立小米之时,雷军就曾公开表示,小米的目标就是希望在十年后做到全球第一。


  芯片无疑是小米扩张路上绕不开的障碍。在芯片问题上,小米的前辈三星和苹果都有着业内承认的领先地位:三星拥有芯片制造工厂,可以进行自主研发以及生产;而苹果虽使用高通代工,但芯片技术为自主研发。而国内品牌只有华为有自己的芯片部门,且拥有自主设计的基带模块;小米、联想、中兴、酷派、魅族等厂商都要完全依赖第三方供应商。


  小米要成为第一之前先要超越这些品牌,提供有小米基因的芯片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而之前也有消息指出小米正在筹划自主芯片的研发。虽然如此,小米相关负责人却表示:“芯片研发这块目前没有可以披露的信息”,自主研发芯片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了小米通往高端品牌必经之路。

3产量压价以达双赢

  出名的供应商造就了小米,小米也带动起了一批企业的发展。除了芯片制造之外,小米将大部分元器件制造交给国内工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与小米达成合作的A股上市公司达到9家之多,其中深圳公司占了绝大多数。华南地区可以说是小米手机的生产中心。


  这些厂商代工的产品除了小米手机之外还包括小米旗下的智能硬件。由于这些技术不像芯片技术一样无可复制,往往一样的产品会分给许多不同的工厂完成,以此相互牵制。据记者了解,小米旗下代工厂达到上百家之多,而据这些上市公司公布年报看来,小米并未成为任何一家公司的前五客户。一位小米电池代工厂内部人士透露:“小米只能算是我们的前8客户。”

blob.png

  与此同时,小米手机产量不断增加,智能硬件的开发也加大了小米的产出,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特点,小米对于价格的掌控也引发了一些供应商的不满。小米整体供应链相对简单,在整个上游中,通过批量采购。采用量大的优势去压价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产量大,议价能力也会增强。此外由于小米供应链比较分散,对于单个供应商依赖性并不强,这也直接使得小米在价格当中更占据主导地位。“与其它手机品牌比,小米的优势是其品牌不错,包装不错,对于其它供应商来说,买卖关系就变成了买方强势,这样使得小米的议价能力足够强,这是它更强势的地方。”


  尽管如此,小米为供应商带来的利润还是将这些厂家绑定在小米旁边。在这个利益链条中,无法评断谁或谁获利最大。小米通过整合产业链达到效率最大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于整个手机产业的控制。而供应商们通过小米既提高名气也提升利润净值。“对基础的零配件商,他们谈收益肯定是讲订单,小米的出货量比较大,能够带旺一批零部件企业,而主要供应链在深圳,因此深圳供应商应该是主要受益者。”

德仔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德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德仔网;
头条那些事
大家在关注
广告那些事
我们的推荐
也许感兴趣的
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