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会员  
“现在的年轻人太难取悦了!”
来源: 36氪   作者:圈外  日期:2017/10/16  类别:职场  主题:职场  编辑:Hannah
“现在的年轻人简直太难取悦了!他们到底是要怎样啊?”——最近跟一个70后管理者聊他们一个员工的事儿,他愤愤地说。他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一 “现在的年轻人简直太难取悦了!”

“现在的年轻人简直太难取悦了!他们到底是要怎样啊?”——最近跟一个70后管理者聊他们一个员工的事儿,他愤愤地说。

 他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眼见知识付费的浪潮起来,年轻人都开始有学习意识了,所以他们花大价钱做了一个线上学习app,还采购了很多课程,想给年轻员工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但他们发现,宣传了好几波了,员工们几乎从来不登录,最后甚至要把登录app写到员工KPI里面去强制执行了,还是收效甚微。

直到某一天,我突然在我们用户群里面,看到一个学员做自我介绍,竟然是他们公司的一个90后工程师。


image.png

我特别好奇,让我们开发在后台帮我拉了这个学员的学习数据,发现他学习很积极。

我就主动加他好友,跟他交流了这件事,发生了如下对话—— 

我:你们公司好像有很好的培训体系啊,你为啥花钱来圈外学? 

学员:我从来不学那些……

我:为什么?

学员:圈圈,你是不知道,我们领导整天就知道洗脑,说你们年轻人什么都不懂,公司现在是养着你们,所以要多学习、多奋斗,不要在乎短期利益。你说他们让学的课程,能有什么好东西? 

我:哈哈哈,也不是毫无道理啊。年轻人的确是培养成本很高的,也的确是应该关注长期。

学员:他们说的长期利益是公司利益,可我的长期利益不一定是在这个公司啊。

后来我把这事儿转述给那位70后管理者,他气得快吐血,发出了开头那句感叹。


二 “90后是这样的吗?”


如今的企业管理者们,无一例外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如何管理90后。

这些70后、80后们,常常拿着媒体形容90后的说辞,一脸困惑地问我:“圈圈,你跟年轻人接触多,你觉得90后是这样的吗?”

这些关于90后的形容词都是什么呢?

90后敢爱敢恨,个性张扬;

90后讨厌被贴标签,讨厌被称为90后;

给90后画饼是没用的,他们更在意你到底给多少钱;

90后不喜欢形式主义,不爱开会;

90后一不开心就要跳槽、啥都不知道还自以为是;

…………

多有道理啊!想想看,90后的确是这样的啊!

但再仔细一想:哎?这TM难道不是人类的正常诉求?难道不是正常年轻人的应有状态?

莫非我们80后就喜欢大道理、喜欢开会、喜欢形式主义了?莫非我们80后就不喜欢钱、不喜欢被表扬了?莫非我们80后就喜欢被人贴标签了?

我不答应啊!

再说喜欢跳槽、年少无知、自以为是……谁还没有这么年少轻狂的时候呢?


image.png


我刚工作的时候,在一家公司做商业分析师,做的事情就是分析竞争对手、行业数据,得出一些洞见,给我的老板(区域总监)作为决策参考。

现在回想起来,也就是个数据分析员,但当时觉得自己可牛逼了,指点江山、激扬数据,觉得公司没了我就不行。 

某次一个大区经理(我老板的下属)让我帮他做张Excel表格,我就特别生气:你不是有秘书么?我可是商业分析师,是给你使唤的么?

然后,我把自己的岗位说明书附在邮件里面,还抄送了我老板,邮件正文回复那位大区经理说:X总,你看看,我的岗位职责里面,没有帮你贴数据这一条。

当时销售团队的内部关系本来就有点敏感,可想而知,这个影响有多大,因为这么一来,大区经理铁定以为是我们区域总监指使我的,毕竟我邮件抄送了她。 

image.png

再后来,我还干过一件大事儿。

那时候公司有位销售行政的同事,我跟她关系不错。有一次我得知同行公司有个工作机会,是分析类的工作,就跟她说:你去吧,在这儿做行政,每天就是贴数据,有什么前途啊?转到数据分析岗位去吧! 

我推荐了她之后,又心想:我是不是得跟人家老板打声招呼啊?毕竟她老板人不错,我不能背地里干这个事儿啊。

所以,我特地跑过去跟她老板说:X总,我帮小静推荐了一个分析师的工作。她能力挺强的,现在这个工作的发展前景有限。你老说咱们不仅是同事、还是朋友,所以应该也会支持她的,对吧?

结果对方脸色立马变了,之后再也没理我。 

现在回想起来,要是我现在遇到一个跟当年自己一样的员工,肯定肺都要气炸了。

但就是这样的我,一样在创业前,成为了原公司的关键人才、年轻顾问最想合作的项目负责人,前老板还曾经跟我说“只要每次你答应了一件事情,我就知道,我再也不用管它了。” 

谁没年轻过?谁还不是每一年都觉得上一年的自己是SB呢?


三、大部分90后,远比我们想象中靠谱


个体差异是远远大于群体差异的。每个人的行为,受到个性、社会角色、个人经历等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东西,跟年龄有关,但是跟个体更有关。

我们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90后,还有很多95后实习生,但在他们身上,我从没看到任何传说中的那些毛病——

我们是灵活工作时间,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决定什么时候上下班,但最后他们的实际工作时间甚至都不比我少;

因为我们的业务性质,用户经常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咨询问题,他们都会很及时地回复和处理;

我经常跟他们说别太累了,压力太大就跟我说,但每个人还是硬扛,作为老板,有时候看着他们觉得很心疼;

一份方案交出来,我一条条建议砸过去,他们当下也会觉得挫败,但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就会开心起来,在笔记本上记下犯过的错误,笑着说自己又“升华了”;

当然,如果一份方案被表扬了,也会马上奖励自己一杯高热量奶茶,继续努力。 

“现在的年轻人太难取悦了!”

团队一个90后曾经沮丧地跟我说:圈圈,每次跟你开会,我都觉得你太牛了,我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你的高度。

我很真诚地说:在你这个年纪,我远远不如你。

这句话,我是说真的。这些90后们,不但没垮,还比我这个80后靠谱得多。

我一直认为,年长者不断给年轻人贴标签、指责他们垮掉,很大程度上源于内心的恐惧。

你看在很多城市,本地人都会有很多排外的现象,总是指责外地人素质低下。但实际上,如果真正去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之所以指责外地人,源于我们区分“内群”和“外群”的本能。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我们不希望“外群”人士抢走他们,而外地人拿走了本地人的工作机会,所以本地人就会排外。

这跟我们看到一个不靠谱的90后、就去指责90后这个群体,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明明知道个体是有差异的,但逐渐步入中年的我们,面对更加年轻、能拼、更懂时代、更懂互联网的90后,我们恐慌了,所以开始指责他们。

可以这么说,当一个人开始对年轻人指手画脚的时候,恰恰暴露出来,他自己其实已经老了,对新事物感到无能为力了。


四、90后怎么管?把他们当“人”就好

那么,要如何管理90后?


很简单,把他们当“人”就好。既然是人,就需要:

1)了解他们的特点

有本畅销书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讲的就是男性和女性存在差异,如果双方能够多了解对方一些,就能够更好地相处。

实际上,上下级关系、70后80后与90后的关系、两性关系,都是一样的道理。70后、80后、90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阅历经验不同、知识储备不同,都会阻碍他们跟对方相处。

别说年龄跨度这么大的人,即便性格不同的同龄人,也会有很多误会。

作为一个内向性格的人,我之前做咨询的时候,跟团队一起头脑风暴,大家刚开始都很不喜欢我,因为我总是在大家讨论的时候一言不发,然后在最后关头蹦出来,把所有人的想法都评价一遍、给出一个总结,这让大家觉得我非常清高、自以为是。

但实际上,内向性格的人更喜欢深思熟虑,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反而很难思考。

所以,去真正了解这些年轻人,才有可能管理他们。 

“现在的年轻人太难取悦了!”

2)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90后之间的个体差异太大了,有些在工作上非常拼命、有些喜欢悠闲的生活,有些对金钱十分看重、有些更追求自我实现。

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就能够更好地相处。就像开头的那家公司,如果是基于让员工为公司贡献更多的角度,其实是忽略员工的个体需求的。

所以,即便是讲同样的内容,员工也不会听、不会学,因为这不是他的需求。

只有真正地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找到他们的需求跟公司需求之间的交集,跟他们实现共赢,才有可能让这帮年轻人真正努力。

3)倾听和尊重他们

08年的时候,我刚工作没多久,一个70后女同事,知道我下班后都是对着电脑之后,跟我感叹说“你一个女孩子,都有男朋友了,还老上网跟人聊天?你男朋友真是可怜哦,哪天你跟人跑了他都不知道!”

拜托,那可是08年啊!离痞子蔡写网络言情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已经过去10年了!

但那位70后同事竟然还觉得:一个人只要上网就是聊天,只要聊天就是网恋。

所以我现在看到年轻人做一些我不理解的事情(比如弹幕),我都会先跟自己说:不要急着下结论,想一想为什么。

对于90后,真正去尊重他们,而不是评价他们。

这三条,其实对任何年龄的人都是适用的,当然也包括,90后跟他们的70后、80后上级沟通和相处。

 我一直认为,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一定是后辈比我们更加有前途,否则社会岂不是要倒退了?暂时的不足,也只是因为他们年轻而已。

当然,如果到最后,发现后辈真的不如我们,那也绝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们这些前辈的错,是我们没有能够传递给他们好的东西。



德仔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德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德仔网;
头条那些事
大家在关注
广告那些事
我们的推荐
也许感兴趣的
干货